.

同走新闻路佳作重读深山邮路今又开通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s://m.sohu.com/a/260285967_100039581

-05-:13

浙江新闻客户端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浙江日报创刊70周年。70年来,几代浙报人积极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留下众多影响深远的新闻佳作。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浙江日报联合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于4月中旬启动了“同走新闻路”大型融媒体采访。连日来,以《浙江日报》部分新闻佳作为脉络,由原作者、一线骨干记者和浙大新闻专业学生组成的三代新闻人队伍,重读佳作,重返现场,传承历史,赋能未来,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5月5日起,我们正式推出这组报道。今天我们重读的是《遂昌门阵村民为邮路不通焦虑,经记者牵线——深山邮路今又开通》。年7月20日,《浙江日报》第4版新闻名专栏“佳友民情快车”刊发了记者俞佳友、聂伟霞,通讯员林庆雄采写的这篇稿件。以下为原文。

遂昌县云峰镇门阵村,一个多人口的行政村。

从年初58岁的老投递员叶志清退休后,这个村的村民就断了与外界的邮政联系,村民们已经快半年没有看到过报纸,收到过家信了。快件、汇款单等只能靠进山的人捎带。村民杨昌榆说:“邮路不通,我们这个小山村离外面的世界越来越远了。”

7月18日,佳友民情工作站记者踏上山路,来到遂昌云峰镇门阵村。

山路走了5小时

车子开到遂昌县云峰镇墩头村,公路没了,到门阵村还要走上21公里山路。

由于一路上坡,没走出多远,记者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口渴了就喝山泉水、摘个野果解解渴,寂寞了和蝴蝶说说话。”陪同记者进山的老投递员叶志清打趣地说。

记者跟着老叶爬山路。

走了两个多小时山路,脚就像绑上铅袋一样沉重。抬头望望,巍巍群山,海拔米的郑岗岭横在面前。“翻过这个岭就到门阵村了,加油。”老叶鼓励着大家。

岭很陡很险,记者几乎连手带脚攀爬,此时正值中午时分,烈日当头,在老叶等随行人员连推带拽下,用了3个小时终于翻过了这座大山岭。

门阵村是革命老区,是粟裕将军率领红军挺进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村民一看到老叶和记者来了,热情地围上来问候。今年70来岁的村民杨来松说:“记得叶志清第一次来村里送邮件,还是一个22岁的小伙子。一眨眼,已到了退休的年龄了。”

“老叶不光给我们送邮件,还会帮村民做很多事情。”村民郑建平说:“山里的孩子在云峰镇上读书,经常要捎带些衣服米菜;东家今天缺米了,西家明天要买小猪仔等,叶志清都不厌其烦地应承下来。这么多年下来,门阵、岭根两个村的家家户户都叫他带过东西,光小猪仔就挑进去上百头。”

断邮路的日子

今天,门阵村60多岁的老农杨昌榆依然在云峰镇邮政所门口转悠着,焦急地等待孙女杨佳雨的高中录取通知书。

“听说这几天录取通知书要来了,由于没有投递员送信,通知书送不进山,怕耽误了大事,我已连续4天在县城等候了。”杨昌榆告诉记者。

门阵村地处偏僻,位于遂昌县、金华市的婺城区和武义县三县交界处,离县城30多公里。由于受海拔米的郑岗岭阻隔,门阵村至今无直达县城的公路。

“每周三次,投递员要背着邮包步行4个多小时的山路为门阵村村民送邮件。今年1月,58岁的投递员叶志清因身体原因再也不能上山,由于没有接班人,门阵的邮路随着老叶的退休也中断了。”村支书郑子林说。

在村老年活动中心,老人们悠闲地聊天。“没有报刊进山,党和国家的大事与政策都不能准时了解到。”80多岁的张平过去最爱看报纸,每天都要看《人民日报》、《浙江日报》和各类农村信息报。“村里人看报种田,现在信息一点没了。”张平老人说。

邮路不通,今年68岁的郑长根老人更是忧心忡忡。“都快半年了,收不到儿子的信,也不知道他们在外生活怎么样?”郑长根说。郑长根儿子媳妇都在贵州山区生活,由于家庭贫困,郑长根家没有装电话,一直靠书信往来传递消息。半年失去联系,郑长根很牵挂在外的家人,特别是小孙子。

村民傅春兴更是焦急万分。傅春兴做木材生意,没有投递员进山,傅春兴只能自己翻山越岭4个小时到县城去取邮件,一天光来回就要花上8个小时,为此耽搁了很多生意。

断了邮路,家信、报纸、司法机关传票等等,都被阻挡在大山之外。村民怀念着有投递员叶志清的日子。

难寻接班人

“乡村投递员工资待遇低、工作辛苦,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接这个班。现在,要在当地找一个像叶志清一样优秀的步班投递员,简直比大海捞针还难。”原云峰镇邮政所所长李萍介绍,今年1月,老叶离岗后所里一直在向社会招聘接班人,但是半年过去了,没有一个人愿意来应聘。

由于没有人愿意进村,半年来村里订购的报纸只好堆放在云峰镇邮政所里。对于高考录取通知书、汇款单等重要邮件所里暂时委托村干部捎带等途径解决。“但这是暂时的,并不能根本解决邮路不通的问题。”李萍说。

“不光是在门阵村,在遂昌县,‘最后一公里投递’问题尤为突出。”县邮政局局长徐景标介绍说,由于许多村山高路远,村落分散,邮政服务网点建设相对滞后,农村投递成了邮政一块“大包袱”。

今年4月的一天,徐景标带着刚招进邮局的5名大学生到门阵体验老投递员的路途艰辛,几名大学生到门阵村后,个个累得连饭都不想吃。

“一个大学生对我说,这样的山路走一次还可以,第二次走你就是给我元也不想走,真的太难走了。”

据统计,遂昌全县共有投递员36人,其中农村投递员占29人。全县20个乡镇,全部实行直投,个行政村,个直投,直投率达88.7%。年,该县15个农村支局运行成本达多万元,而业务收入合计20.77万元,农村普通服务亏损87.20万元。

“不管多难,我们也会把这条邮路继续下去。”徐景标说。

老邮递员出山

36年来,叶志清翻山越岭为村民送信送报,踏破胶鞋多双,步行24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6圈,累计投递报刊信件数十万件。

在记者即将发稿时,老叶经过记者的牵线搭桥和遂昌有关部门的协调,毅然表示,在村邮站建成前自己再续这条红军路上的邮路,让老区人民能及时看到报纸,收到家书。

县邮政局负责人表示,考虑到老叶的身体状况,在此期间,老叶或家人进山送邮次数从原来的每周三次调整到每周一次,并给予相应补助,如遇到高考通知书等其他急重邮件由邮政派专人投递。

邮路重开通,工作人员分发报刊。

此外,记者获悉,为解决农村通邮最后一公里难题,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邮政普遍服务推进村邮站和信报箱建设的意见》,到年,全省基本实现“农村村村建站、城镇户户建箱”的目标。即每个建制村有1家“邮政服务站”,每个城镇居民楼、住宅区住户有1个信报箱,城乡邮件投妥到户。

今年,遂昌作为试点县之一,率先推行“村邮站”的建设,借助这个契机,遂昌有望在年底前建成多个“村邮站”。

记者还从遂昌县建设局了解到,除了建设“村邮站”,25.75公里的通村公路正在开工建设,有望在两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公路建成后,县城到门阵村只有50多公里,比绕道金华路程足足少公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4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