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讨传统村落振兴之道两岸学者共话古村保护

潮新闻客户端通讯员宋岳江

近日,以浙江遂昌县焦滩乡独山村为例的“缘起遂昌”之“借古开今——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两岸学者学术研讨会在遂昌县举行。来自两岸的资深学者及特邀嘉宾共聚遂昌,独家解读独山村近千年的村落文明兴衰史,分享基层调研的实操成果,探讨当下中国式传统村落的乡村振兴之道。

独山村是浙西南山区乌溪江畔的一个古村落,有着浙江省首批3个历史文化保护村之一、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3A级景区、中国最美的乡愁村寨30强等众多头衔,村内至今保留着明代一条街、古城墙、独山牌坊等古迹,留传着汤显祖的华丽诗篇。但即便如此,独山村也和大多数山村一样,由于青壮年迁居村外,出现了“空心化”现象,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的难题。

因此,研讨会围绕“打开独?村”和“村落机理与远景”两大主题展开专题演讲和讨论。

杭州师范?学中?系副教授陈根?从《平昌独山叶氏族谱》入手,梳理了独山叶氏的延续脉络和主要代表人物。他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较长的割裂、动荡时期,也是各民族融合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为了躲避饥荒兵燹,北方各族纷纷迁徙至江南地区,这在叶氏族群身上也体现得十分明显。而元明清三代直至现当代,叶氏一族在中华大地上名家辈出,究其原因,中国古人向来倡导的“慎终追远”传统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独山叶氏第三十一代后裔、遂昌图书馆助理馆员叶岳华近年致力于谱牒文化的研究工作,并开展了独山叶氏迁徙情况的实地调查,累计走访浙、闽、赣三省30多个县多个村多户家庭,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素材。他从《平昌独山叶氏宗谱》中的四时祭礼和墓葬风俗入手,以祭祀程序和墓葬特点为重点,解读了独山叶氏家族延续千年的传统礼仪,帮助人们从历史发展、价值观念树立和文化精神培养等方面了解叶氏家族的“生存密码”。

知名摄影师、浙江省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张?用20分钟的航拍视频,阐述镜头语言文人视角下的独山古村。画面中,一条碧水劈开群峰,那就是乌溪江。随着镜头徐徐推进,青城山、龙门山、芙蓉峰、玉女峰逐渐涌现,峰峦叠嶂如凝固的汹涌波涛。幽谷间飞瀑流泉,如仙境一般。群山护卫着独山村,像安全的襁褓。连绵群山、绿色田野、澄澈江水、古朴村庄……袅袅炊烟升腾在山谷间,分不清哪是山间云雾,哪是人间炊烟。叶氏家族就在这如诗如画的地方繁衍生息,耕读传家,留给世人宝贵的文化遗产。

初到独山村的人可能会被一个现象迷惑,那就是这个村子不是坐北朝南,而是坐东向西。因为村子的东面是山,为了生存,要将最好的条件留出来种庄稼。于是叶氏先民选择两山低坳处布置居所,而将滨水向阳之地用作林地和耕田,以确保后人能长期乐居于此。这种生产优先的选址布局在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姚欣看来,正是体现了浙江先民顺势而为的务实精神和因地制宜的开放心态。

姚欣长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