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验遂昌明代金窟带黄金矿石回家刚行路上

从唐代金窟走出了,外面下起了了雨,秋雨有些撩人,这种毛毛细雨让人感觉不到酣畅淋漓,略有遗憾,不过在游客中心看到了出售的金矿石,虽然明知道那不可能有多少含量,何况价格本身不高,于是顺便每个人都买了一块带回去。

明代金窟位于唐、宋、明金窟的最底部,距地表老洞口垂高米。唐代上元年间,已有采冶活动。北宋元丰年间,设有永丰银场,冶炼兴盛。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是全国最大的矿银产地。

对于明代金窟的期待,大部分情况下来源于汤显祖。根据记载明万历二十一年三月,汤显祖赴任遂昌知县。他清正爱民,兴利除弊,“杏花轻浅讼庭稀,市上无喧少斗鸡”,诗句正是社会真实写照。遂昌五年,完成了处女作《紫钗记》改定稿和代表作《牡丹亭》初稿。

穿过金索桥,从摇晃中驻足,经过大大小小的亭子,顺着路径,过了一个大牌坊,来到古矿洞口上方,端立六个黑体字:“通往明代金窟”。

翻修一新的入口通道内,灯光明亮,水泥墙发出了淡淡的青光,对于个人寻矿,除了前面在唐代金窟中说到植物寻矿之外。另外一种方法是矿苗找矿,战国《管子˙地数篇》说:“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此山之见荣者也。”所谓“山之见荣”,就是矿苗的露头。

汤显祖任期第四年,朝廷委派专门的矿吏,督办银矿坑冶,汤显祖无奈被迫组织开矿,而当时所要开采的黄岩坑弃采多年,积水深。当时遂昌县仅一万三千余人口,其中青壮年不足五千人,而仅排除黄岩坑积水就需几百人连续劳作数年。

汤显祖因不满朝廷矿政暴虐,在《感事》诗写到:“中涓凿空山河尽,圣主求金日夜劳。赖是年来稀骏骨,黄金应与筑台高。”次年初,汤显祖离任回乡。汤显祖离开后一年,“石崩,毙百余人,寻奉诏报罢。”因为这次矿难,明代金窟从此陨殁。

对于这次矿难的发掘于年,这一年,经过专家批准,对古矿洞积水爆破排泄。爆破后水流了三天三夜。水停后,出现了巨大石窟,里面是10万立方米的空间,各种巷道和地面,散落着瓷碗、木头、工具,尸骨等等。

专家根据对尸骨、瓷碗、工具等遗留物品的分析鉴定,结合遂昌地方县志及其他典籍的记载分析,认为此处就是传说中的明代金窟遗址。

走进里面以后,这里已经修复良好,比起唐代金窟,这里的通风似乎更好,里面做了更多的布置和塑像等等美化。

心生感慨,在行走途中,拍了一个短视频,发在微博上,转眼间已经超过了20万的播放,也许更多人与我此时此刻的心情一般,所有突发的感慨,有时候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人类对于金矿的开采历史,伴随人类历史发展从未停止,而对于开矿以后的合理运用,也许这里找到了一条路子,“探千年金窟谜,圆今昔淘金梦”的黄金之旅就是一种新的方式,既能圆采矿梦,又可体验洞窟采矿生活之不易。

乘坐黄色的古老小火车,虽然火车空间狭小,却也十分有趣,随着“卡擦卡擦”的声响,慢慢驶出明代金窟,洞外细雨依旧,又是一番与众不同的光景。

图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勿改动,商业用途联系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