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沈晶晶蒋蕴冯永明邬敏
年7月7日,空中俯瞰丽水市遂昌县“未来乡村”新路湾镇蕉川村。“千年粮仓,常乐蕉川”的蕉川村,已经成为农业投资风口的新定位。拍友 张祥荣 摄
今天的丽水人,有前所未有的自信——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号角响起,他们走到了未来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位置,加速奔向以“绿起来”带动“富起来”“强起来”的新图景。
这张图的起点,不算优越。
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生态屏障、浙西南革命老区所在地,青山绿水,底色鲜明,红色资源,优势突出。但全域属于加快发展地区等现实,也让人们焦虑,“‘红绿融合’这一支点,能否撬动跨越式发展?”这是丽水之问,更是全球寻找经济新增长点地区的共同思考。
这张图的架构,令人惊艳。
以年成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为牵引,丽水率先发布国内首个山区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南》,开创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进规划、进决策、进考核等机制,培育了一套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创新了产业赋能、品牌赋能等示范全国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如同一场化学实验,激活山区非凡能力。两年来,“绿水青山”如何量化、交易、增值等一系列难点破题,丽水GEP持续稳定增长,GDP迈上亿元新台阶,市域综合实力从全国中下水平跃至中上水平。
此刻,解开全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钥匙之一,就藏在“丽水样本”之中。
年9月,丽水云和县赤石乡麻垟村的梯田开始泛黄。由于村民外出,这些田地曾抛荒多年。去年村级组织换届后,麻垟村新一届两委干部着手流转复垦,由村集体统一种上水稻,收益用来补贴低收入农户。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潘海松 拍友 刘海波 摄
破冰——
从“先行试点”迈向“先验示范”,国字号改革走过个日夜
丰收时节,云和梯田所在的崇头镇,又闻喜讯——县政府采购生态产品的尾款,完成审核,即将拨付。
钱不多,.46万元,却是史无前例的做法。
去年4月,云和出台浙江首个生态产品政府采购暂行办法,按年度GEP核算结果的0.2%,向崇头镇、雾溪乡两个试点乡镇购买水源涵养、气候调解、水土保持、洪水调蓄等4项生态产品。首年付70%资金,次年按生态环境质量支付30%,限定用于生态修复、惠民帮扶等。
“一次破冰!”崇头镇党委书记刘锋说,此前,针对公益林、河流等的政府拨款,均被称为“补偿”,“相当于守着绿水青山向财政要钱,现在县里向我们购买,主动权变了,保护和发展底气大不一样了。”
从“补偿”到“采购”,一词之差,折射丽水生态建设和发展模式之变。
“很多生态好的地方为何难以打开转化之路,原因在于没有意识到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等,本质上是可量化、交易、增值的生态产品。”丽水市发改委主任饶鸿来说,国家试点的目标,正是重塑理念、重构机制,让生态产品的价值充分显现,实现GEP向GDP高效率、高质量转化。
破题,从构建GEP核算体系开始。丽水请来中科院、浙江大学等“智囊团”,设计3大类、46个小项指标体系,科学、系统地为生态物质产品、调节服务产品、文化服务产品定价。
“我们村的生态,值1.6亿元!”首个GEP核算试点村、遂昌大柘镇大田村村民犹记初见报告时的震撼。今天,整个丽水,GEP核算体系已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空气、水源、土壤等都有了明确“身价”。
试点,演绎出丰富应用场景。最近,云和安溪乡一宗商业用地挂牌出让,引发热议。“因为生态环境好,这一区块被划为‘生态地’,价格评估时纳入GEP核算标准。”云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陈伟君说。
也就是说,万元的土地出让金中,要拿出34.88万元,作为生态环境增值部分,用于当地环境改善、生态产业扶持。目前,云和累计出让“生态地”6宗,获得.16万元生态环境增值资金。小小一步,是“谁保护,谁受益”理念的实践,也蕴含基于生态产品供给的财富分配方式变革。
两年来,除了政府采购和财政制度变化,丽水开创性地将GEP和GDP作为“融合发展共同体”,确立为核心发展指标。同时,GEP和GDP双增长、GEP向GDP转化率等4个方面30项指标,列入市委对各县(市、区)年度考核、专项审计指标体系。
一种发展新范式,显现轮廓——
索取和使用生态产品的主体,必须付费;供给和保护生态产品的主体,获得报酬;费用标准,按GEP核算数据制定。全球携手共进,寻找不同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点,这是丽水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
“站在迈向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历史关口,接续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区建设”,从“先行试点”迈向“先验示范”,丽水全面开启新一轮改革,并欲借此,彻底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
10月1日国庆长假第一天,游客来到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深垟村的山垄田里参与割水稻、稻穗脱粒、摸田螺、抓田鱼等农事活动,体验收获的喜悦。拍友 李肃人 摄
突围——
跨出“小循环”涌入大市场,让好生态卖出好价格、实现高价值
凭借一张特殊价目表,景宁大均乡一家民宿,赚足了好奇心——元到元不等的房价中,有依据房型、配套等因素制定的基础价,也包含元“空气价”、元“环境价”等。
“这是依据区域GEP中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产品计算的价格,起初没人理解,现在很多人认同了。”民宿主吴聪说,推行两年来,“好生态卖好价格”真正深入了人心。
翻阅丽水年度GEP核算报告,三类生态产品中,调节服务产品总价最高,文化服务产品其次,两者占比超90%。但这两者向GDP的转化率不到28%,远不如物质生态产品。这是山区发展的潜力,更是必须跨越的障碍。
缙云大洋镇,率先突围。去年5月,国家电投集团投资的大平山光伏发电项目协议中,首次出现“购买生态产品”条款——基于GEP核算数据,企业向镇里支付.28万元,购买项目区域生态调节服务产品。
一个月后,青田与杭州宏逸投资集团达成协议,就“诗画小舟山”项目使用的生态调节服务产品,向小舟山乡付费万元。
自此,生态产品交易,一举跨出政府内部“小循环”,涌入能量无限的大市场,拥有了更广阔空间。
一套供需结构清晰、规则明确的市场交易体系,逐步搭建并完善——
丽水明确:调节服务生态产品交易,以县(市、区)为主体开展;文化服务生态产品交易,以乡镇为单元进行;全市个乡镇全部成立生态强村公司,负责自然资源管理、开发、包装等,破解生态产品供给主体缺失问题;丽水市级和下属各县(市、区)“两山银行”组建完成,解决市场交易平台缺失问题。至年9月底,仅市级“两山银行”就完成交易宗,成交金额8.77亿元。
“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瞄准自身定位和优势,丽水还在构建充满魅力和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让生态产品显现更大价值。
两年来,地处瓯江畔的丽水经济开发区,凭借清洁空气、优质水源,吸引了丽恒光微电子、香农通信、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等一批科研团队、“头部”企业入驻,跻身全省新兴经济赛道。
“生产硅单晶外延层的超净车间,对环境要求极高,每立方英寸空间内,灰尘颗粒直径不能大于10微米,丽水完全符合要求。”来自上海的晶睿电子公司技术总监张峰说,他们于去年5月落户丽水经济开发区,眼下一期厂房投产,月均销售达万元,预计明年产值超5亿元。
除了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农业、旅游业,如今的丽水打造“丽水山耕”“丽水山泉”“丽水山居”“丽水山景”“丽水山路”等品牌。好山、好水、好空气、好风景……每个品牌背后,都是独具山区特色的生态优势。通过联盟认证、质量追溯、文化创意设计等全方位“打法”,这里初步探索了一条生态产品增值溢价的市场化路径。
开拓多元高效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丽水这盘生态棋,下法已焕然一新。
遂昌县数字乡村驾驶舱 资料图。
跃变——
从“信用兑换”到“资产一键交易”,数字化改革牵引生态治理能力变革
初秋一早,云和雾溪乡大岗村村民蓝伟虹,走向村口的“两山超市”。挑选所需物品、输入身份信息、扣除兑付积分,5分钟后,她提走了纸巾和肥皂。
山乡雾溪,有近千百姓居住生活。但作为全县70%人口饮用水源地,这里连旅游业、农业开发都严格受限。可持续保护与发展,如何实现?
改革,创造新思路。去年7月,乡里利用生态产品政府采购资金,开发了“生态信用数字管理平台”,探索“生态行为价值转换”。每位村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抚育水源涵养林等行为,按照评价指标计算为“生态积分”,再转换成“以分易物”“以分贷款”资格和额度,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入动能。
整个丽水,一个名为“绿谷分”的生态信用评价应用,也在将多万居民的生态行为与公共信用连接,并赋予酒店住宿、景区门票等优惠,引领绿色生活潮流。
这背后,一套与GEP核算挂钩的金融支撑体系,也在成型。如今的丽水,有与生态信用分挂钩的“两山贷”,有基于生态产品产权、未来收益权等开发的“生态贷”,真正实现了GEP可质押、可融资。截至年底,全市各类生态抵(质)押贷余额.5元,累计发放“两山贷”3.73亿元。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从源头上推进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的重要变革,开辟了山区发展新格局。”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说,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征程中,丽水具有特别的示范价值。这里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将为全国与丽水属于同样类型、处于同样发展阶段、具有同样发展情况、同样渴盼加快发展的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一个更宏大的梦想,由此开启。丽水城区联通大厦内,跟随大屏演示,“天眼守望”生态服务平台揭开面纱——
它的接口,连通来自21颗遥感卫星、城市物联网、森林红外监测等系统数据;它的内核,置入GEP一键核算、一键交易等应用。“再偏远的村里,任何一点自然或人为破坏,都会转化为环境要素变化,影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和交易。”丽水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
不止于此,随着与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的股权重组谈判加快推进,丽水正开展生态产品交易通用规则设计。未来,随着林权、碳汇、用能权、水权交易等模块加载,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生态产品供需对接或将实现。
从构建生态信用体系,到打造生态治理引擎,再到创新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日益完善的数字化集成应用,产生“1+12”的力量,激活绿水青山潜能,酝酿着体制机制改革的新一轮跃变。
GEP概念提出者之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志云评价:“如何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是需要全球共同破解的难题。尽管纽约、巴西等地都有尝试,但全方位、系统化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的,目前仅丽水一地,将为全球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