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推文一句诗,牵出杭州400年的书香世

北京治扁平疣 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210127/8629850.html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宋浩/文林云龙宋浩/摄

我的手上有一套沉甸甸的《钱塘吴氏族谱》,上下册,厚厚两大本。这是由吴家族人共同完成的,从年开始到去年完成,历时两年。

这本族谱详尽记录了吴家自安徽休宁迁杭后的每一代世系,同时附录了先祖的诗文手札,甚至科考朱卷,还有他们对前人的一篇篇回忆,温暖而珍贵。

这套《钱塘吴氏族谱》修了40年,从年起,历经三代吴家人。吴廷珷老人是其中的亲历者之一。

吴廷珷

在城西的寓所,85岁吴廷珷跟我聊了4个多小时。一个下午太短,远远不足以讲完这个家族自多年前迁来杭州,繁衍绵延又散落天涯的故事——

但我牢牢记住了吴老先生的一句话,我们小一辈啊,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大人的这一句,“我们家是书香门第。”

一本家谱的完成

历经三代人的努力

吴廷珷是从哥哥吴廷瑑手里接过了修族谱的接力棒。

吴廷瑑,吴家迁杭后第13世孙,生于年。吴廷瑑的青年时期正逢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学学医的他,在抗战中随学校内迁, 留在了贵州工作。

年代初退休后,吴廷瑑每隔几年就回一趟杭州,妻子陪着他,他们天天到浙江图书馆翻阅古籍,他要整理祖先的年谱。当时,吴家先人的很多文献资料都捐赠给了图书馆。

“他从小在祖父身边长大,当时祖父写大字,我哥哥就在旁研墨铺纸侍奉。他还经常去孩儿巷的外祖父家住,我们的外祖父是 画家、出版人高野侯。”吴廷珷说,耳濡目染之下,我哥哥古文功底极好,也亲耳听过很多家族故事。

最终,吴廷瑑完成了《钱塘吴仲云先生年谱》,记录了先祖吴振棫的人生经历,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那位总督。

但吴廷瑑并不是吴家修谱的 人,追溯上去,最早的还有吴廷瑑他们的叔祖吴士鐈。

吴士鐈与妻子

吴士鐈是吴廷瑑祖父吴士鉴的弟弟,吴庆坻的次子,生于年。

他曾在当时的财务部任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馆员,在顾廷龙先生手下工作。晚年,吴士鐈编了《钱塘吴氏家乘》,但内容不够完善,去世之前,他把这个使命留给了后辈。

这个后辈,是吴士鉴的长房长孙吴廷瑜。

吴廷瑜晚年写的序

但当时,吴廷瑜也已年迈,又因患有白内障,极不方便。他继续整理出一份《钱塘吴氏简明家谱》。78岁的吴廷瑜 遗憾地写道:“因旁支各房久失联系,仓促编制,未能分径征询补入,殊欠完备。希望吾族人能充实之,以冀源远流长焉。”

吴廷璹

这根接力棒,又交到了五弟吴廷璹的手里。

年,吴家后人通过网络渐渐汇拢在一起,共同编了《钱塘吴氏族谱》。从吴士鐈,到吴廷瑑、吴廷瑜、吴廷璹、吴廷珷,再到他们的下一辈吴熹、吴云、吴春华、吴曾评,以及再下一辈徐卫等人,他们或搜集史料,或动笔整理,共同保存起这个大家族的记忆。

杭州的书香门第

几代人都在《清史稿》留名

吴家原籍徽州休宁(今属黄山市),明代中后期迁杭定居。

吴家出过声名显赫的总督,也出过不少进士,而在吴廷珷看来,“书香门第”这四字更能代表家族的荣光——吴家几代人,有好几位的名字都能在《清史稿》中看到,他们的身份是诗人、史学家、教育官员,总之不是著书做学问,就是办学搞教育。

《国朝杭郡诗辑》

清代乾隆时,吴颢被写进《清史稿》。他曾任遂昌县学训导,官虽然做得不大,但他编著的《国朝杭郡诗辑》汇集了清代初年到乾隆末的杭州诗人作品,对清代诗歌整理、文献保存意义重大。

吴颢书成30年后,他的孙子吴振棫在吴颢的基础上完成了《国朝杭郡诗续辑》,同为杭州人的丁申、丁丙兄弟又完成了《国朝杭郡诗三辑》。在清代诗歌史上,这是地域性文学兴起的重要例证。

吴振棫不光在文学上有建树,也是清朝道光、咸丰年间的重臣,官至云贵总督。后来,吴廷瑑在整理先祖年谱时曾发现,除了浙江图书馆存有吴振棫的很多材料,贵州图书馆也有一些。

《养吉斋丛录》

吴振棫还著有《养吉斋丛录》,这部书记载了他官宦生涯中目睹的清代掌故、国家制度、饮食服饰等,被历代学者推崇,直至今日,中华书局、浙江古籍出版社等还有再版。

写下“曾许 ”的诗人吴庆坻是吴振棫的孙子,他曾在杭州西湖边的诂经精舍,跟随经学大师俞樾学习,后来任四川学政、湖南学政。

明治维新后,吴庆坻被派去去日本考察教育,大为震撼,寄家书回杭,提到日本重教育,重科学技术,并嘱咐“可付儿妇孙男女辈共观之”,希望家中晚辈睁眼看世界。他回国后,就在长沙创办了府中学堂、湖南优级师范学堂等新式学堂。

如果再翻翻吴庆坻的朋友圈,会发现他更像是一个文人,比如他的挚交都是王先谦、樊增祥、沈曾植、陈三立、缪荃孙、刘承干这些人。

《清史稿》

清代 一位家长吴士鉴,是《清史稿》的总纂之一,负责了《表》《志》以及《王公列传》等部分的撰写。

吴士鉴是年榜眼,光绪皇帝的侍读,翁同龢是他的老师。从北京修完《清史稿》回来后,他就专心自己的著述,同时带着子孙辈读书,对当时的权贵避之犹恐不及。相传,浙江督军孙传芳率卫队来拜访,提出给吴家子弟安排更高的职位,吴士鉴说:让他们历练历练,按部就班好了。从此,孙传芳再未与之交往。

吴颢、吴庆坻、吴士鉴是教育官员,吴振棫晚年回杭州在万松书院教书,家中世代以读书为业,走科举正途出身。在文学、史学、政治上都有建树的吴家,是当时杭州城里数一数二的书香世家。

吴士鉴之子吴秉瀓与熊希龄等人游西湖

20世纪的吴家人

“哥几个说好落叶归根”

重视文教,子孙济济。辛亥革命后,吴士鉴的四个儿子中,大儿吴秉澂、二儿吴承湜都是京师译学馆(后并入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毕业,再下面的这两代,也几乎都是大学生,他们大多散落四方。

吴云

吴云是吴士鉴的曾孙女,吴秉澂的孙女。

年3月,吴家后人从世界各地回到杭州,在吴宅有了一次聚会,共同商讨修族谱的事。这次聚会筹备了半年,吴云负责接待。聚会上,吴家有了一张几十人的大合照。

而年之前的家族大合照,就是一个世纪前的事情了。吴云拿出了她珍藏的百年前的合照。大合照上,她指着一个个叔伯,细细道来——

大伯父廷瑜是南开大学毕业,在浙江银行任经理;三伯父廷瓛是唐山交通大学毕业,在政法系统工作;四伯父廷瓌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在铁路系统工作;父亲廷璹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在浙医二院任主治医师;八叔廷瑮是浙江大学土木系毕业,毕业第二年就去修滇缅公路,还参与过钱塘江大桥的修复,新中国成立后,又在全国各地修路架桥……其他叔伯和自己的父亲也都是大学生,在铁路、医院等系统的工程师、医师。

20世纪初吴家合照。后排男性从左到右:吴廷瑜、吴廷瓛、吴廷瓌、吴廷璹、吴廷瑮、郑家表兄、吴廷琚

第14代孙吴熹回忆:“常来我家的同学和朋友都笑我叔叔多,我说,不算多,一共有十六个呐。”这16个兄弟,后来很多散落天涯。坐在我对面的吴廷珷,就是老十六,廷字辈男丁里最小的。

年,他出生在吴宅,幼年跟奶奶、大伯父吴秉澂、父亲吴思浚等家人一起在战火中逃难,辗转江西、上海等地,直到6岁时才回到杭州。

年从杭二中毕业后,吴廷珷去了北京上大学,毕业后国家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到大西北参与轰-6等飞机配套设备的生产技术工作。他先后在兰州工作16年,又调到湖北工作9年,年才调回杭州仪表电机厂任工程师。一说起在大西北造飞机的那段艰苦岁月,他滔滔不绝。

廷字辈的子女也像父辈一样,奔赴全国各地,创造着自己的事业。

医院工作多年,吴曾谋在西北水利水电建设 线工作了45年,吴曾谟在南京的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任教,吴曾许年参加 去了朝鲜战场,转业后在陕西铁路系统工作……

20世纪,从大宅门走出去的这两代人,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在各个城市扎根,奉献着光和热。

吴廷珷的明信片夹,里面有在京工作的大伯写给父亲的信

年,吴秉瀓写给弟弟吴思浚,回忆春天在杭州时候,“逐日以看山为事,真有苦乐之不同矣。”思乡之情、想念弟兄之情跃然纸上。

年之前,吴家人在杭州、北京等地有过各自城市的聚会,但年春,是 次全族人从全世界回到杭州的聚会。“当初,我们哥几个说好要落叶归根的。”吴廷瓌曾对侄子吴熹说,吴家兄弟当年走四方,说过这样的话。

他们来寻找家族的根——当年吴庆坻书写的那封家信,现在每个家庭都有一份复印本,视为传家宝各自保存。这近一个世纪的分离、奋斗、重聚,是大国小家的情怀,是书香世家继而不绝的家风。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5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