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优质客户也在节约消费——
5月17日,经济学家林采宜发布微博表示,“今天,招商银行私人银行部的客户经理从总行(深圳)给我打电话,问我“最近两个月在信用卡用卡方面有没有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
我告诉她:被关在家里两个月了,没有消费,她问:“您网络上也没有消费吗?”我说:线下物流停了,还网购什么呀?11.4元是购买XX音乐的费用,这个不需要物流。
一时之间,该消息冲上热搜。要知道,招行的私人银行门槛为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也就是说林采宜在招行的金融资产至少在万以上,注意,这不包括房子。在上海的高知有钱经济学家,在封闭期间,都处于无法消费的状态,让人感受到面对大势的无能为力,一定程度也拉近了普通人与富足阶层的距离。更别提投资女皇徐新在业主群里寻求拉入面包团购群的旧文。
正好昨天文章中我提到的银行就是招商银行,这家曾申请两次信用卡被拒绝的银行,上周末去万达广场,看到工作人员在摆摊介绍信用卡。管中窥豹,银行的财政压力不小。从招行公布的一季度财报来看,信用卡业务板块:至3月底,招行信用卡贷款余额.6亿元,比去年的.5亿元,下降近亿元。而我心中的招行,可是商业化嗅觉敏锐,服务水平很高,竞争力很强的实力银行,尚且出现如此巨大的业绩下滑,一旦有了颓势,再想逆势上扬,付出的努力将是艰辛的。而也有灵魂一问,究竟什么才是努力呢?打电话催促优质信用卡客户多消费?这就带来了一个久而不绝的话题——富人和普通人的消费,哪一个对于社会总体消费产生决定性作用。
我是普通百姓一员,自然站在人民的大多数之间。富人阶层的消费力总是有限的,不能一天吃十顿饭,逛十次街,看十场电影,泡十次酒吧。而占据人口比例最多的普罗大众,一人一天即使一顿饭的消费,都是数字庞大的一件事。而我不清楚,为何这个时候说要刺激消费,最有效的发放消费券,不是配额的那种,就是实实在在不附加任何限制的可以当前用的消费券,这对普罗大众是最有效的刺激手段。毕竟不是经济学家,咱不懂种种阻挠这项行为实施的弊端。只是从我自己如何有动力去消费的内心出发。除了别人发给我消费券,限期花完,我才愿意消费。否则,我也在节约了。因为雪崩时,要想做一片无辜的雪花,最好是一开始就伏在地上,别飘。
——县城开抢人才——
年轻人去房价高昂的大城市工作打拼,是谋求事业的进步和城市的相对公平,而在限制行动之下,在大城市的孤独无依感,已经高昂的生活成本,让留在大城市的决心动摇,回归家乡成为首选。而接着县域经济的春风,不少县城已经开始和一线城市比拼,参与到“抢人大战”之中。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一流大学中精挑细选了一百余名优秀毕业生,作为人才引进对象;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公布的一份人才引进名单中,24个工作岗位入围人员几乎全部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在新一代名校毕业生眼中,县城工作意味着高薪酬、多补助、强稳定、有晋升。
走进普罗大众之中,了解真正的消费心理,一切看似科学的经济学原理,脱离了最本质核心的活生生的人,都将是徒劳的。下雨收衣服,下冰雹抱头躲屋檐下,是合理的行为。从没见过下雨晒衣服,下冰雹仰天观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