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硕博”下县城、进社区:除了高学历,我还看到职场35岁危机!
不时会看到这样的发问:
到底是谁制造了35岁危机?又是谁制造了学历焦虑?
其实,若要追根溯源,企业不过是追随者。
据《中国科学报》对重庆云阳县、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新疆昌吉州奇台县、湖南省安仁县、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等多个县城事业单位招录信息的梳理发现,这些县城在事业编制人才招录上都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都要求高学历,甚至大多数招聘中都明确要求研究生学历;二是还有年龄要求,大多要求35周岁以下,部分要求40岁以下。
比如:云阳县招录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中名要求研究生学历,年龄上分别有35岁或40岁以下的要求;还有多地县城更是明确要求只招录研究生学历人才。
又比如:某地一则公务员招录名单公示表上,满屏耀眼的硕士和博士学历,就连城管队员都是硕士毕业起点,甚至还有北大等名校毕业的博士生。这些名校硕博高学历人才,趋之若鹜地涌向小县城、基层社区、基层岗位,显然又是与当前破除教育内卷、破除唯学历的教育观、社会用人观相背离,也让人社部最新提出的“打通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通道”要求,多少有些尴尬。
01为了编制,县城也可以,社区也可以
名校硕博下县城进社区,也体现了职场价值观的变化。
我们一面在千方百计鼓励大学生下工厂、家长送自己孩子上职校,但普遍存在35、45现象的社会用人机制,和严峻的中年危机和就业不公等现实,却又不得不让更多地高学历人才涌向县城小镇、社区基层。
为什么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都宁肯下县城、进社区也不愿意进企业拿高薪了?
很显然,因为社会职场有35、45现象,还动不动面临企业裁员、经营不善倒闭关停、降薪等现象,年轻时还可以拼一拼,等到上有老下有下,中间还要养房养车的时候,就无法承受这种不稳定的压力了。
当然也有人会说,企业招聘有35周岁限制,但“招公”和“考编”也有35周岁限制啊。这话还真不假,若要追溯35周岁限制的源头,我们发现这一提法最早出现在年人事部《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条例》中的规定,“公务员招考的年龄不超过35岁。”
不过,与社会用个人机制不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虽然在招录入口上也有35周岁限制,但进去了之后,只要你不是违法乱纪,基本不用担心稳定问题,不用担心被辞退、被解聘,而且还有更多隐性的休假、补贴等福利。
其实,在今天的时代变迁下,虽然在很多年轻人的眼中,那些休假和福利都可以忽略,但是稳定确实无法抗拒的选择。
02稳定压倒一切的就业观
还记得20多年以前,停薪留职让很多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纷纷流向市场,开启大众创业时代,涌现了很多创业传奇。
回头来看,当年辞职创业、主动走向市场那一批人,除了少数一部分创业成功、财富自由成功上岸之外,还有更多人仍在企业中层岗位上奋斗着。
但是,在住房、教育、医疗这三大板块对国民钱袋子的不断挤压下,这些当年的勇敢青年、同龄人中的偶像,在今天的时代下却显得有些太过卑微、渺小。
这些中年人,刚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才在城市里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孩子也正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支持;父母亲年龄已经大了,或者因为住房不便,或者因为老弱多病,无法帮助子女们带孩子。这些中年人,可能还有房贷,可能还要面临孩子无人看管,不得不牺牲夫妻双方中某一个人的工作,来照护和陪伴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但我们的社会用人机制,却没有给到这些中年人安全感。
不知从何时起,企业用人开始明里暗里拒绝35岁以上(普通员工)、45岁以上(中高层)人员,这个年龄段一旦辞职,就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岗位了。日前,儿子有一位同学,他的爸爸是公务员,我们一起聊天时提到他有两个同学,年前辞职后到现在没有找到工作,整个家庭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现在还在焦头烂额中。
有人说,中年返贫有三条路线,分别是企业裁员优化、个人创业、投资股票,其中这前两条,正是今天时代下人到中年的难解之痛。
尤其是三年疫情,很多中小企业关停倒闭,即使是大厂巨头也是裁员不断,那些失业后断了收入,却还要面临房贷断供、孩子上学等巨大压力下无力回天的绝望,不得不让无数中年人泪目。如此来看,我们就特别能够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硕士、博士都愿意到小县城、社区基层去了,说到底,还是为了那一份安全感,不会再到中年,随时面临被优化裁员、企业倒闭失业、创业失败返贫等没有保障的风险。
于是,我们在媒体调查中看到,毕业生择业观出现了“认可进企业,但选择进体制”的言不由衷现象。
危机到来时,稳定就成了压倒一切的选项。
03面对职场中年危机,希望在何方?
但是,体制内的岗位不但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数量上也毕竟有限,那么,还在挣扎的,或者已经被优化了的职场中年人,又该如何避险呢?
1、个人避险:
借用国内知名商业顾问刘润的“底层逻辑说”,面对职场中年危机,个人应该提前思考如何保持并提高自己未来的稀缺性。
我们应该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是否拥有非常稀缺的能力?我是否在公司最稀缺的部门?我是否在部门最稀缺的岗位?我是否拥有最稀缺的资源?我现在拥有的稀缺性,未来还能继续保持稀缺吗?保持并提升个人的稀缺性,也就提升了个人在危机下的避险能力。
不过,还是那句话,时代背景下,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无法对抗经济大环境的压力,更无法对抗经营决策。
2、制度保障
要想让职场没有中年危机,实现职场年龄自由,还需要制度上的保障。
第一,需要有关部委在社会用人机制上出台强制性规范(非引导性规范),从制度上确保社会用人机制不会出现淘汰中年人,进而演变成社会危机;第二,需要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单位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人才招录上以能力为本,不再在年龄上设限。当然还有其他社会保障方面的支持,以及对高房价、医疗、教育等高成本的治理,从根本上解决有家庭负担的中年人职场危机。
写在最后:其实,无论是职场中年危机还是学历焦虑,都是时代的产物,都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跟随趋势,以避免掉队。
想想那位在深圳地铁站内发出“万贷款你要我怎么还?”嘶吼的女子,我们再看看这些“名校硕博”们下县城、进社区,这难道不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吗?
都要且行且珍惜!
——END——